钥匙转动锁孔的瞬间,在昆明经开区工作的王玲笑了——材料备齐5个工作日就通知选房,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一扫房租到期前的焦虑。
“因工作需要,我常年在云南和安徽间两头跑,住进‘白药之家’人才公寓,让我感到温馨又踏实,出差变成了‘回家’。”来自人才公寓的归属感,让云南白药集团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孙石湜对“白药之家”赞不绝口。
人才“安居”,方能“安心”。安居乐业、筑巢引凤,妥善解决人才居住问题,是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关键所在。人才公寓就是其中的核心支点与温暖桥梁,这个专项用于人才就业的生活配套租赁公寓,按照“市场价、明补贴、有期限”等原则,为人才搭建起“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生活港湾。
近年来,云南省聚焦“一间房”、就医出行等“关键小事”,积极推进“兴滇惠才卡(码)”涵盖的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20余项人才礼遇落实落地,实现人才与城市的“热情相拥”,敞开乐业之门。
展开剩余88%01
“一间房”有温度,人才公寓处处是温暖
明亮整洁的房间、独立的厨房卫浴、精致实用的家电家具陈设……走进丹槿园27幢——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精心打造的人才公寓,户型虽不大,但“五脏俱全”,每间房都透着家的暖意。
“住在这栋楼里面,条件不错,出行、采购、买东西、交通都很方便。”2022年,在高度契合的专业平台吸引下,国内顶尖隧道工程专家蒋树屏感受到了云南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毅然决定加入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的大山大川间一展拳脚。
在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期间,蒋树屏曾亲赴景宁高速、泸腾二级公路等隧道施工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短短三年间,“云南省蒋树屏专家工作站”硕果累累——成功申报3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研发出3套新产品、2个新装置、1套新方法,搭建2个创新平台,获得11项知识产权授权……为云南隧道建设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每天争分夺秒地工作,高效的时间管理对于蒋树屏和团队技术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距离公司步行不到10分钟的丹槿园人才公寓,蒋树屏十分满意,几乎成了公司宿舍,解决了后顾之忧。“云南不仅宜居也很宜业。”
丹槿园人才公寓由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投资1.62亿元打造而成,6种户型、396套公寓,精细化的装修充分满足不同人才的入住需求。“公寓最小房型33㎡,最大房型是68㎡。”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经公寓管理有限公司人才服务官许诺介绍,申报人才根据5个类别分别给予30%-100%不等的租金补贴,补贴最长可达三年,期满后人才可按市场价续租。招商引资落地片区的企业高管、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在人才公寓的申报对象之列,“通过社群生态运营一对一精准服务,为人才提供像家一样的生活场景。”
2023年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王玲曾经历过在亲戚家借住、外出租房居住,“住进人才公寓后,有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心。”如果说人才公寓的实惠租金和舒心服务给了王玲家的温暖,那人才公寓丰富的社群活动就犹如点点星光,点缀着平淡的生活。“有一次回家发现公寓正在举行端午节活动,准备了粽子、香囊和非遗体验,那一刻真的感觉回家了。”
02
“一间房”有分量,人才出差变“回家”
“步行15分钟,骑车6分钟。”在昆明市呈贡区“白药之家”人才公寓,“下楼上班、上楼回家”成为云南白药集团中央研究院中级研究员陈鹏的生活新节奏。
今年4月,由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昆明市委组织部指导的呈贡区“白药之家”人才公寓落地翰林大观,毗邻云南白药医疗医药产业园区、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2个重点园区,与云南艺术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仅一街之隔。
“从提出安家心愿到拿到钥匙入住仅用了短短两个月!”云南白药集团人力资源与干部管理部总经理张娜感慨。政策突破是关键——昆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今年3月专门印发文件,允许面向企业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团租,打通了人才安居“最后一公里”。
人才需要什么,企业最清楚。呈贡区将企业看作“需求定义者”,以精准服务实现“留人留心”。在云南白药提出引进人才存在阶段性居住保障需求后,呈贡区创新探索政企协同资源整合,依托昆明春都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翰林大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三方协同共同打造“白药之家”安居服务新样式。
“‘白药之家’旨在为初入彩云之南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新加入云南白药大家庭的核心骨干与技术专家,精心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让梦想安心启航。”张娜介绍,平台提供了58套公寓,满足集团动态存在70人左右的专家服务需求。
楼宇间,活力彩绘与暖心标语顺着墙面流淌,悄然为住进公寓的“白药人”编织着归属的丝线。“环境熟悉,楼上楼下也都是同事。”对于有些社恐的陈鹏来说,这份自然的邻里情谊,让他的心找到了安放之处,格外放松。“告别了动辄1小时的通勤奔波,如今几分钟就能抵达工作岗位,生活仿佛被赋予了新的节奏。”从匆忙奔波到现在可以在上班前规律地享受早餐;下班回到属于自己的小窝,弹弹吉他或是伏案学习专业知识,从今年2月入住“白药之家”后,陈鹏感觉自己整个人的状态好了很多,生活也有舒展的模样。
过去四年,来自安徽在云南白药从事IT工作的孙石湜,因工作需要,一年中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昆明度过,“以前住酒店,总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匆匆过客,行李箱就是临时的家,工作任务结束就离开。”而今年2月入住“白药之家”后,他的心境完全不同了。“现在这里是我的‘新家’,总想着要一点一点地把它布置得更有温度。”布置的不仅是房间,更是一份安稳的期待。“布置好了,妻子孩子过来小住更方便,也更能感受到家的样子。”对孙石湜而言,这方人才公寓的小天地,不仅为远道而来的家人搭起了温暖的落脚点,更悄然弥合了他心中的那份因工作而对家人的思念和亏欠,让亲情在彩云之南也有了栖息之所。
没有简单“收租金”,而是建立“基础服务+特色服务”运营模式。“白药之家”人才公寓设有工程部、客房部、前台部、安保部四个职能部门,不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致力于打造一站式、酒店式管家服务,让人才住得舒心、顺心、安心。
“我们以暖心服务为人才筑家为出发点,致力于提升入住人才的归属感及安全感。”每每听到住户的认可,公寓管理员嘴角都洋溢着笑容。昆明春都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倩倩介绍,“白药之家”人才公寓户型在44-47㎡之间,智能门禁、厨房卫浴、衣柜、床铺等基本生活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租金是22元每平方米,根据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补贴政策。”目前,“白药之家”人才公寓已申请入住了主要从事数字化、研发、财经管理等工作的员工40名。
接下来,昆明呈贡区还将启动“人才安居计划”,针对需求推广“白药之家”模式,因地制宜在产业聚集区建设青年驿站、人才社区等,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为人才安居营造暖心服务氛围。
03
“一间房”有服务,人才服务触手可及
云南人才公寓模式的背后,是全省人才服务体系的深度支撑。2021年,云南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本级和16个州市的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研究制定了全省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宗旨,构建端口前移、服务下沉、上下贯通、精准高效的园区人才服务体系。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彦介绍,“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园区企业和人才,让人才服务触手可及。”
云南省织就的人才服务网,早已超越“一间房”的范畴。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通过积极落实“兴滇惠才卡(码)”涵盖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20余项人才礼遇服务,邀请院士、专家走进园区企业、科研机构指导交流,努力打造人才服务新高地,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良好生态。
为打造有温度、有质感的人才服务,我省还建立了人社系统“16+1”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高层次人才服务热线等,打造“永不打烊”的人才服务窗口,为持卡人才按规定协调办理子女就学、人才就医、交通出行、旅游服务等各类“关键小事”,营造我省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氛围。
住有所居,心有所安,从安居到乐业,一栋栋人才公寓也释放出云南渴求人才、尊重人才、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强烈信号,以最大诚意铺就安居之路、用最优服务筑牢安心之基,让“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诗句变成日常。当“安居”的种子破土而出,云南“乐业”的森林也将蔚然成风。
云南网记者 张梅焕 杨萍 王小羽 实习生 莫瑞盈 张素芳配资预警网
发布于:北京市股王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