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在线配资平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公布的TOP500房企榜单揭晓,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稳居前三。但当翻开它们2024年成绩单,三家巨头却演绎出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有人用财务"棉袄"御寒,有人押注商业"第二曲线",有人为规模赌上未来利润。
中海:攥紧"现金王"的防守战
作为榜单第二名,中海地产以3106.9亿元销售额守住行业前三,但这份成绩单藏着隐忧: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4%。"鸡蛋都放在一线城市篮子里"的策略成了它的双刃剑——北上广深及香港贡献了61%的销售额,且这些项目的"量价齐升"为利润筑基。更令人称奇的是,中海手握1241.7亿元现金,负债率仅29.2%,融资成本低至3.1%,在行业普遍为现金流焦虑时,这份"绿档"体质堪称奢侈品。
华润:商业地产业务成救命稻草
华润置地以2788亿元营收创下五年新高,但利润却"大跳水",净利润同比暴跌18.5%。其核心问题暴露了行业顽疾:开发业务毛利率腰斩至16.8%。不过,商场里的热闹场景或许能解围——旗下92座购物中心去年零售额破1953亿元,租金收入同比增19%,轻资产平台华润万象生活更实现20%的净利润增长。首席战略官张鑫透露,到2025年商业板块利润贡献率要冲到45%以上,这艘巨轮正悄然转向。
保利:规模冠军的"利润深坑"
以3230亿元销售额蝉联销冠的保利发展,却交出净利润暴跌58%的惨淡答卷。财报显示,其归母净利润仅50亿元,几乎"腰斩再腰斩"。"增收不增利"的魔咒背后,是高价地结转、项目减值计提的连锁反应。但这家央企仍在疯狂"囤粮":2024年新增货值1293亿元,2025年又发行85亿元可转债,试图用激进融资赌未来。
行业寒冬下,三巨头的生存策略折射出地产新逻辑:中海用财务安全筑起护城河在线配资平台,华润以商业运营对冲风险,保利则押注规模扩张。但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月百强房企销售额仍降10.8%,市场供需双缩的困局未解。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现在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活得久。"当"唯规模论"退潮,房地产正在经历一场关于生存智慧的终极考验。
股王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